做一名优秀义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间:2019-04-18    查看次数:     
T 浏览字号
        孔老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这句话是从小学学到现在的,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不管学习什么,都要经常去复习与实习,让我们从原本的领悟中得到更多的收获,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领悟的更深。

 

    326日星期二那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峨山温泉酒店参加云南道德大讲堂第102期为期五天公益讲座的学习活动。通过《论语》的学习,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神、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来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尽管朝代更迭,时间流逝,但这些经典还能流传至今,说明它们有很大的价值,我们必须将它们学习、领悟和传承下去,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读《论语》,让我想到了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实际,发现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仍被继续沿用,仍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一部经典著作。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出了“学”是“思”的基础,“思”又能使“学”不断深化和扩大,阐明了学和思的辨证关系,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学思结合。再如今天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等这些教学原则、方法在《论语》中都能寻找到痕迹,除了教学,孔子关于做人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还强调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我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费。

以上是我学习《论语》后的一点感受,通过这次学习我才知道自己的知识面是多么的狭窄,让我有一种“人生处处是写问,世界人人是我师”的感觉,今后我一定要多看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人处事的能力及自己的“仁德”方面。

在峨山酒店学习时,赞琨老师跟我们讲了她的事业经历,如果没有了当时的初心,多了些贪欲,在金钱与利益间迷失了自我,将一事无成。许曼纯老师跟我们说了如果家庭中斤斤计较,不懂得付出与包容,那么家庭将会不和谐,这说明传统文化真的非常重要。

非常感谢关院长带领我们全院师生学习传统文化,这次的云南道德大讲堂让我真的受益匪浅,我会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的。我会做好一名优秀义工,去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

                             

                                                                                                                           马先艳 18级五年制康复二班

上一篇: 立意须造型造型须用笔
下一篇: 人生处处尽学问,世间人人是我师
通知公告  |  公益学习  |  赛事活动  |  文摘分享  |  学习交流  |  资料中心  |  爱心公益

学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水海子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电话:0871-68625588 68625589(传真)

移动微信
学院微站
Copyright©2010-2012版权所有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滇ICP备12006809号-1 云教ICP备1206019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938号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