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
时间:2023-03-24    查看次数:     
T 浏览字号

  一、民本思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民本思想的国家,虽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各学派的思想体系和政治主张不同,但在以民为本这一理念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尊民重民

  《管子》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思是,欲做霸王的事业,要以百姓为根本,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稳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

  《孔子家语》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意思是,国君好比是船,百姓就是水;水既能够载船,也能够让船倾覆。强调国家的存亡兴衰,取决于人民,必须敬畏人民。

  唐太宗李世民专门写了《民可畏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二)爱民恤民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

  周武王问姜太公:“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什么?”姜太公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方法就是爱护百姓罢了。”周武王说:“爱护百姓要怎么做?”姜太公说:“使百姓受益而不损害他们,让他们能够有成就而非挫败,让他们活下去而不要杀害,给了他们的东西就不要再抢回来,让他们快乐而不是痛苦,对他们和颜悦色而不要怒目相向。这就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使百姓有合宜的道德、行为,怜爱他们罢了。”这就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使百姓有合宜的道德、行为,怜爱他们罢了。”

  (三)忧民利民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意思是,统治者如果乐于做百姓喜爱的事情,百姓也会与统治者同乐;统治者担忧百姓担忧的事情,百姓也会为统治者分忧。以天下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百姓的愁苦为担忧,这样的人不能称王,是从来没有的。

  意思是,在县衙的屋子里,听风雨中竹子来回摆动的声音,仿佛听见了百姓忍受疾苦的声音。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郑板桥以高超的画技为人所知,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政绩显著的官员。在担任潍县县令期间,山东发生大饥荒,郑板桥不仅把自己的养廉银捐出来救灾,还冒着风险开仓赈灾,让数万人在饥荒中生存下来。正是有以民为本的仁心,才能写出“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至今仍熠熠生辉。

  (四)富民教民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较早提出“富民”为治国之道的思想家。他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准治也。”意思是,但凡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百姓富裕就容易治理,百姓贫穷治理起来就困难。

  《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意思是,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然后教导他们从善,老百姓都乐于听从。

  荀子曰:“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意思是,实行王道的国家,富的是人民;实行霸道的国家,富的是勇士;勉强存在的国家,富的是权臣;即将灭亡的国家,富的是府库。荀子从治国必先富民的理论出发,要求统治者以政裕民,即采取节用薄敛和倡导发展生产等措施,使人民富裕。他认为人民富裕了,有利于生产发展,而生产愈发展,国家也就愈富。荀子把民富与国富在理论上统一起来,对富民思想作了总结性的阐发。

  《论语》上还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孔子到卫国去考察,他的弟子冉有给他驾车。孔子对冉有说:“这个地方的人口已经很稠密了。”冉有就问:“人口已经很稠密了,还应该做什么呢?”孔子说了两个字:“富之。”要使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已经使人们富裕了,还应该做什么呢?”孔子又说了两个字:“教之。”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教之”是解决了吃饭之后最重要的事。《礼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玉石如果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可用之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明白人生的各种道理。因此古代的君主建立国家、领导百姓,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

  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一)天人合一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和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都不能离开道而独立存在。道家把天地人和万物看作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人是一个小宇宙,天地万物是一个大宇宙。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是一体的关系。

  天人合一表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思想贯穿在儒释道学说之中。其主要内涵包括:

  人与自然具有一体性。古人认为,天具有生生不已的创造性力量,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飞潜动植、草木瓦石,包括人在内,这些存在构成了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强调仁是人之为人的精神标志,仁者不仅要爱人,而且只有扩展到爱物,才是仁的最终完成和实现。

  人在自然界中最为尊贵。人虽然与万物同源、同体,但人不同于万物的地方在于人的灵明和良知,人得天地之秀气,故成为天下之最尊贵者,人就是万物之灵。

  人与自然存在共生与对立的关系。从整体而言,人与万物都处于自然过程的某个环节,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依赖,统一于一个生命共同体之中。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每个个体要实现自己生命的本性,就不得不利用外部所提供的各类条件,故万物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和对立的关系。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不得不取用万物作为自己的生活资料,但万物的一体性要求人们对万物的取用必须是合理的、有限度的。人类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否则,将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人要保护自然。天人合一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信仰,让人们相信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伤害大自然,其实就是伤害人类自己。

  (二)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要求人们敬畏规律,向规律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古人认为自然规律向人类呈现出两面:一是天行有常的一面,顺道者存,逆道者亡,道的运行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人和自然都要服从同样的规律,这是人类可以感知、学习和效法的;二是神化的一面,自然万物相互作用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道法自然要求人们顺应规律。就是要尊重万事万物固有的性质和发展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让万物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各得其所、各遂其性。顺应自然规律就要顺应自然变化发展的时序和节律,春夏秋冬和日月、昼夜、寒暑的推移,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都是通过“时”来体现的。

  三、忧患意识

  (一)忧患意识是一种使命意识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使人增强斗志;接着,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进而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古往今来,居安思危则昌,反之则衰,历史的印证不胜枚举。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率先称霸诸侯,成为七雄之一,后竟然被他国所灭,这令人悲叹不已。秦国为称霸天下,实行远交近攻,因为距离远,秦国一再拉拢齐国,齐国也乐得逍遥自在,竟然眼睁睁地看着晋、燕、楚等国的灭亡,而幻想着秦国能够与其和睦相处,最终齐国同样被灭。如此居安不思危,败亡就是意料中的结局。

  四、中和理念

  (一)中庸之道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庸之道呢?

  中庸是儒家关于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基本价值理论,亦称中庸之道。中庸就是指为人应居于中正之道,不偏不倚,适当适度。

  怎样才能做到呢?子曰:“吾有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号,就是指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仔细体会把握,寻求与两种极端不同的最优解。以勇敢为例,只有从勇敢的两种极端状态鲁莽和懦弱入手,仔细体会把握,才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二)和为贵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孔子的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都拘泥于礼,有的时候就行不通;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规范,也是不可行的。

  五、创新精神

  (一)创新是中华文化基因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极。”

  意思是,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一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新,坚持不懈地更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诸侯国,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君子无不尽心尽力追求圆满。商汤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刻在澡盆上,提醒自己要像洗澡那样,经常去除污垢,这样才能保持精神上的洁净和新生。将洗澡引申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在中国文化中并不少见。十八大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1、社会发展需要创新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创新意味着改变,当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就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创新,这样,事物的发展才能顺畅,才能长久发展下去。如果面对变化而守旧,势必导致落后,正如程颐所言“不日新者必日退”。这种变是新旧事物的更替,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创新是为了发展

  《淮南子》中的《氾论训》中说:“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就像天下的河流源头不同,但终究归于大一样,诸子百家的观点虽然不同,但核心指归都是天下能够得到治理。所以,是圣人制定礼乐,而不是用礼乐去框定圣人;治理国家虽有常规,但必须以利民为根本;政令教育虽有常法,但必须以切实有效为最佳。如果对民众有利,就不必非要效法古制;如果适实际情况,就不必一定要遵循旧法。其实,这就是一篇改革宣言,是说不断改革、不断新本来就是历史的常态,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发展,就应该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3、创新需要担当

  改革创新之路往往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充满荆棘,需要有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和思想禁锢的勇气,正如王安石所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意思是,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天生异象”的奇谈怪论来攻击新法的回应;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就要修改或者废除,不能盲目效法;对各种流言蜚语无须顾虑。这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自宋以来,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担当精神。

  六、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在中国自古有之

  古代工匠最典型的气质就是对自己的技艺要求严苛,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同时也对自己的手艺和作品有一种绝对的自尊和自信。工匠的本质是精业与敬业,这种精神融入工匠们的血液之中,技艺为骨,匠心为魂,共同铸就了我国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推动了我国古代技术的创新发展。我们今天见到的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出自古代工匠之手,许多物件做工极为精巧,显示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水平。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产品所体现出来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用户至上的精神理念,不仅是坚守和执着,也是情怀和责任。

  七、家教传统

  (一)至要莫如教子

  古人重视家教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家训。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颜氏家训》,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以教育子孙,其中不少见解至今仍很不有借鉴意义。

  (二)教什么

  (1)教子孝悌

  就是教育子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2)教子善良

  就是教育子女关爱他人、利益社会。

  (3)教子以俭

  就是教育子女将节俭作为美德,不奢侈浪费。

  (4)教子自立

  就是教育子女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好的前途和命运。

  (5)教子习惯

  就是教育子女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三)怎么教

  《说文解字》解释“教”字,是“上所施,下所效”。意思是,上面是怎样做的,下面就怎么效仿,这就是有效的教育方法。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会成的什么样的子女。因为孩子不仅从父母的言论中接受教育和影响,而且更容易从父母的行为中直接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儿教女先教己,如果父母不以身作则,就很难教育好子女。

  八、内省精神

  (1)内省是修身的方法

  儒家经典《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意思是古代那些想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 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想治理好自己的国,要先管理 好自己的家;想管理好自己的家,要先修好自己的身;想修好自己的身,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念。

  (2)内省是成功的钥匙

  当遇到挫折、困难或失败时,反应该静下心来,反省自身的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做法是否恰当,措施是否有效,时机是否得得当,还有哪些不足,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找出问题的原因,进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的办法。每一次失败都是成长的机会,从失败中找出自己的不足,才能避免再次失败。相质反,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抱怨他人,唯我独尊,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只有不断内省,富常思己过,才会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3)内省是和谐的法宝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遇到问题,君子会反躬自省,找自己的责任,而小人则只会怨天尤人,把责任归结于他人。

  (5)内省是进步的阶梯

  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内省对于一个人道德提升的意义,并将之视为学习成长的一种重途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看到别人有优点,就向他学习,向他看齐;看见别人有缺点和不足,就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缺点和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内省是对治烦恼和怨恨的良方

  古人云:“小人无错,君子常过 ”意思是,遇到问题,小人总觉得自己没有错,而君子常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和责任。小人总是喜欢挑剔别人的毛病,整天计较他人的过失,对他人耿耿于怀、斤斤计较,只会增加内心的怨恨和痛苦;君子习惯于找自己的不足,凡事作自我批评,就像古人说的“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怎么会有烦恼和怨恨呢?

  九、处世之道

  (一)和而不同

  中国人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那么这个“和”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那就是和而不同。西周末期思想家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认为宇宙万物的并存都是和,不是同;和代表包容多样性与差异性基础上的统一,同则是无差别的同一性。由此,引申出我们处世的根本态度,那就是求和而允许不同。

  孔子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而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显然,同而不和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

  (二)求同存异

  求同,就是寻找共同点,如共同]的思想、共同的利益,这是不同力量之间能够和谐的基础;存异,就是保留不同意见、不5同利益,这是不同力量达到和谐的条件。既建立起不同力量之间的合作关系,又保证了不同方面的不同利益和要求,从而也就保证了各方面关系的合理与和谐。所以,求同存异的目的是和谐,是和而不同的运用和发展。

  中国人在为人处世和政治治理中强虽调求同存异、互补互济。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的思想、性格、习惯和特长都不一样,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大家目标一致,齐心协力,求同存异,就能够达到和谐。相反,如果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愿听到不同的声音,这样迟早会出问题。人与人之间要想和睦相处,就要有求同存异的豁达胸怀,不能强求一致。

  十、大丈夫气节

  (一)中国人自古崇尚气节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气节,一个人失掉气节,也就失掉了尊严和人格。很多中国人喜爱梅、兰、竹、菊,爱松柏,爱莲花,都与崇尚气节有关。

  (二)大丈夫气节的表现

  最能体现大丈夫气节的,真莫过于孟子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富贵不能淫”,意思是身处富贵要懂得节制,不傲慢无礼、不奢侈浪费、不为富不仁,始终保持节操。

  2、“贫贱不能移”,意思是虽然身处贫贱,但始终坚守做人的底线、原则,有骨气、有志气,不谄媚攀附,不违背道义,不改变操守。

  3、“威武不能屈”,意思是面对敌人、强权、威胁和压力,不背叛,不屈服,不逃避,不贪生怕死。

  十一、君子风范

  (一)君子文化

  君子最初是对统治者的泛称,常常与被统治的百姓相对立。后来,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即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人,与财富、地位无关。

  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很多,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坦荡,气定神闲;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二)君子人格

  君子文化的核心属性是君子人格,主要有如下特征:

  一是仁。子曰:“仁者不忧。”意思是,有仁德的人没有忧愁和烦恼。

  二是智。子曰:“知者不惑。”知者就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通晓道理,就不会迷惑。

  三是勇。子曰:“勇者不惧”。意思是,勇敢的人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敢于担当、毫无畏惧。

  子曰:“知耻近乎勇。”意思是,有羞耻心的人,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战胜自我。常怀一颗羞耻之心,明是非、知进退,才能修好身,养浩然之气。

  君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基因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当今时代,君子文化依然是我们精神家园中一种颇具感召力的人格力量,激励我们言为君子、行为君子;提示我们注重修心养性,涵养品格,提升做人的修养和境界;鼓舞我们不论境遇如何,不忘初心,不放弃向上向善的追求。君子文化不仅可以成为当代思想道德建设能够直接嫁接并开花结果的老树新枝,也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沃土。



图/文:沙涛

初审:徐晓路

复审:杨正光

终审:李汉雄

上一篇: 伦常大道
下一篇: 求职应聘时面试常见问题巧回答
通知公告  |  公益学习  |  赛事活动  |  文摘分享  |  学习交流  |  资料中心  |  爱心公益

学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水海子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电话:0871-68625588 68625589(传真)

移动微信
学院微站
Copyright©2010-2012版权所有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滇ICP备12006809号-1 云教ICP备1206019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938号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