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点燃毕业生创业之火
时间:2018-04-08    查看次数:     
T 浏览字号

       “十七大”报告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求“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等一些具体措施来实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大学生创业正是当前政府、高等学校、大学生和社会各方面都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如何点燃毕业生创业之火

   大学生有创业教育需求及创业欲望

    大学生迫切需要创业教育。日前完成的对全国近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31.9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进行创业创新教育非常必要、44.01%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即赞成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比例为75.97%,3/4以上的学生希望接受创业教育。

  可见我们的高校应当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占57.7%,远高于有所保留的26.2%,反对的占4.2%,没有意见的占8.6%。而大学生对创业普遍持支持的态度。大学生中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占25.93%,有创业意愿的占53.02%,两者共计占78.95%。根本不想创业的占7.61%。在“应当在什么时候进行创业”的问题上,大学生选择工作一段后的占52.8%,选择只要有创业意愿随时可以创业的占23.8%,选择毕业时创业的占13.0%,选择在校期间创业的占10.0%。

  数据表明,大多数大学生有创业的意愿,对创业持支持态度并在创业时间的选择上是非常理性的。选择毕业时和在校创业的共计23%,他们如果能够成为现实的创业者,这样的比例就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基本一致。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活力正是大学生创业的结果。例如,美国95%的财富是由创业的一代在1980年以后创造的,创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秘密武器。

  可以说:呼唤和提倡大学毕业生创业,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观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必须看到:提倡开展创业教育是基于大学生需要完善自我,都应当具有开创自己事业的能力。提倡大学毕业生创业,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大学生一毕业都去创办企业,这是不现实的。

  现实中影响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不利因素很多,最大的不利因素可以归纳为: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经验。因此,毕业生要创业,必然需要外界的扶持。

  三种模式扶持毕业生成功创业

  我国各地方扶持大学生和毕业生创业的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拉动型和混合型三类。

  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的特点是:政府出资,设立扶持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的“天使基金”,利用高等学校的高科技园区,建设大学生或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经过对创业项目的审定评估,筛选出孵化项目,入住基地(园区),给予使用场地的优惠,并且给予如工商注册、财务管理、经营、法律援助等方面
的专业辅导。一般孵化期是两年,之后出园区。孵化成功的退还“天使基金”,不成功者,不需要退还。

  政府主导型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省市主要有上海和辽宁。

  上海模式为政府出资、设立5亿元的“天使基金”扶持大学生的科技创业;成立基金会,构建专业化社会管理模式;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鼓励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为大学生创办企业服务;以资金为纽带、大学科技园为基础,建设孵化基地,其特点是由政府主导,设立创业基金以孵化基地为平台,通过高校运作,扶持大学生高科技创业,走了一条高端创业路线。

  辽宁模式为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建设省级孵化基地,市、县劳动部门挂大学生创业就业中心牌。建设省、市(县)、高校三级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形成完善的孵化和联动机制;举办大学生创业成果展洽活动,促进创业项目、成果有效对接;在全省高校普遍开展创业教育;“自主创业证”成为毕业生享受创业优惠政策的通行证。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创造性地设立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自主创业证”上注明了政府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各项优惠。通过一张“自主创业证书”,把散在教育、劳动、工商、税务等与毕业生创业有关部门的职能内对毕业生创业的优惠“串”了起来,落到了实处。

  市场拉动型

  市场拉动型是相对政府主导型而言的。特点是政府以创造和优化社会创业环境为工作重点,放手高等学校和大学生,各自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社会的市场环境因素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拉动力。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市场拉动型是浙江模式。

  浙江模式是学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经费支持,切实解决大学生创业无场地、无资金难题;以校为主,因校制宜、各具特色。依据浙江高校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4种类型:“全真的环境下”进行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大学生必须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学校划出孵化场地,供学生创业,并配备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所创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依法纳税,优胜劣汰。

  “模拟环境下”进行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大学生申请,学校仿真发给工商、税务执照,在校内开业。经营店铺的大学生毕业了,店铺转让给新的在校学生,继续经营。

  “模拟实操环境下”进行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的特点是由学校注册公司,学生组成公司的项目组,进行创业经营活动,学校进行辅导,开展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公司的实际操作者是学生,但不是公司的法人,公司的法人是学校指派的工作人员,故称为模拟实操。

  “混合环境下”进行的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是指在一些高等学校中,既有在校生申办的法人公司,也有在学校内成立工作室,更有利用学校周边市场,摆摊兼职等。学校有意识地进行扶持和开展创业教育。

  浙江模式是高等学校以扶持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开展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的一类模式。对于扶持毕业生的创业来说,是他们创业的前期准备。

  浙江省的毕业生创业,主要是社会市场环境的推动。

  混合模式

  广东的大学生和毕业生创业和创业教育,既有市、区地方政府扶持主导毕业生创业的,又有社会市场因素拉动、高等学校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两种形式。因此,把这样一类地方的现象,归纳为混合模式。

  但是,从全国总体上看,扶持大学毕业生创业的环境还处在需要进一步制订扶持政策和加强落实政策、措施的阶段。

  不管是哪种模式,由政府主导扶持毕业生成功创业是创业创新时代的主流。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创造有利于毕业生创业的条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主导不是包办一切,主要是提供政策、必要的资金和扶持孵化基地(园区)的建设。

  发挥孵化基地对毕业生创业的指导作用。加强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对提高毕业生创业的质量和成功创业都有重要的作用。要充分考虑孵化基地的公益性定位,在政策设计上对其性质、地位给予明确。

  加大对毕业生创办小型公司的资金扶持力度。上海建立的扶持毕业生创业的“天使基金”,是成功的事例。

  转变鼓励毕业生创业是因为就业难的观念。毕业生创业不仅是就业的一种形式,鼓励和扶持毕业生创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创业的整体质量,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且各地方扶持他们创业的成功,就能够为地方创造就业、税收和繁荣。

  高等学校注重创业创新教育

  大学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20世纪后期国际上提出“创业教育是未来的劳动者应该掌握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只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这些主张以来,在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领域正掀起一场以创业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改革。

  美国波士顿银行于1997年发表了历时7年研究的题为:《MIT:冲击创新》的报告。该报告显示,如果把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的第24位。说明了大学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出于MIT的创业计划大赛。

  提倡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就是要使我国的大学跟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成为国家和地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同时,大学要扶持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要为我国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提供支持和保障。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也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历程。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创新型的国家,毫无疑问需要创新人才来实现,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人才的规模与数量。我国现在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创业的比例比较低,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为20%至30%。

  高等学校在实验室取得的科技成果不等于生产力,需要有人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无疑,具有专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毕业生是其合适的人选之一。我们在上海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扶持的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中,就看到了一批这样的企业。也就是说,扶持大学生和毕业生创业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科技成果转换的一种形式;是提升我国创办企业的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为了实现国家扶持创业的目标,我们的高等学校应发挥自身智力资源的优势,要适应提倡大学生创业的要求,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重新定位各类高等学校在创新社会中各自的位置。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能够在各种岗位进行创业的人才。

  大学生创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要在“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方面有具体的作为。高等学校要为落实“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生要勇于创业,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
 

上一篇: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下一篇: 大学生创业应该知道的几条告诫
中心简介  |  就业指导  |  创业指导  |  就业创业政策  |  招聘信息  |  工作动态  |  就业创业之星  |  访企拓岗专栏  |  实习任职平台  |  通知公告  |  网络招聘平台

学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水海子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电话:0871-68625588 68625589(传真)

移动微信
学院微站
Copyright©2010-2012版权所有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滇ICP备12006809号-1 云教ICP备1206019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938号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