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发展史
时间:2011-06-10    查看次数:     
T 浏览字号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学包含了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

中国护理学发展简史

  1、中国古代护理学

  早期的中医药学与护理学密不可分,医学与护理学合二为一,密不可分,“三分治,七分养”,是我国古代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做出的高度概括。中医把人体看成作是统一的有机体,并把人的健康与内在心理状态和外在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中医药学为护理学的起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记载了十几种疾病和处理方法。

  西周时期医学分科更细,反映了诊疗活动。提出观察体温。面色等护理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发展迅速,名医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针灸、汤药、热敷的治病方法。

  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阐述了许多生理、病理现象,治疗和护理原则。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总结了药物灌肠术、舌下给药法、胸外心脏按压术、人工呼吸和急救护理等医护措施。名医华佗提倡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方针和措施。

  古医书中记载了导尿术、灌肠术。

  隋唐孙思邈《千金药方》提出“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的预防、隔离观点。

  宋代记载了口腔护理的重要性;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重要的医药学论著;明清时期记载了蒸汽消毒衣物、焚烧艾叶、喷洒雄黄酒等方法消毒空气。

  2、中国近代护理学

  我国近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护理的影响,随西医和宗教的传入开始。

  1835年,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了中国第一所西医医院,两年后开办护士短训班。

  1887年,美国妇女联合会派到上海的护士麦克尼奇在上海开办了护士训练班。

  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在福州成立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

  1904年,国际红十字会上海分会成立,1911年改称中国红十字会

  1909年,中华护士会在在江西牯岭正式成立,1922年加入国际护士协会,1937年,更名为中华护士学会。

  1921年,开办高等护理教育,1950年停办。

  1931年,开办红色护士学校,1941、1942年护士节,毛泽东先后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尊重护士,爱护护士”。

  3、中国现代护理学

  ⑴护士队伍壮大:1949年3万---1977年110多万;护师以上职称达58%。

  ⑵护理教育体制日趋完善

  ①中等教育:

  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护理教育被列为中等专业教育之一。

  1949---1953年,护理教育接管,调整合并阶段。

  1958---1965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和调整年代。

  ②大专教育:

  学士学位教育:1983年天津医学院开办护理系,目前18所院校设立了学士学位的护理教育。

  研究生教育:1990年批准,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护理系开设护理硕士教育,学制3年,目前,有5所大学开设护理硕士教育。

  ⑶护士晋升制度和注册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1995年6月25日,首次正式护士职业考试在全国举行,护士职业管理正式走上法制轨道。

  ⑷护理出版物增加 :护理研究正处于加快发展阶段,研究水平逐年提高。

  ⑸护理研究的发展

世界护理学发展简史

  1、世界各国的早期护理

  公元前后,一些文明古国已有了早期的医学和护理活动。

  希波克拉底创立了“液体学说”,提倡保持病人清洁卫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并采用冷热和泥敷等疗法。强调在病人的床侧对病人进行仔细的观察;重视生活条件,周围环境对病人康复的意义。

  19世纪以前的护理以家庭照顾为主。欧洲建立了医院,但条件差,病人和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率和死亡率高,护理工作多为修女,她们出于爱心和宗教观念对病人提供一些生活照顾和精神安慰但得不到任何科学的、正规的护理训练和教育机会。

  2、南丁格尔时期的护理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Nightingaie,1820—1910年)被誉为近代护理学的创始人。1854-1856参加克里米亚战改善医院的生活环境。饮食和供水条件。对伤病员进行精心的护理。使伤病员的死亡率从50%降到2.2%。并完成题为“影响英军健康,效率和医院管理的问题摘要”的战地报告。1859-1859写出了《医院札记》和《护理札记》指出了护理工作的生物。社会性和精神对身体的影响等。

 ★护理观点被总结为“环境理论”是现代护理理论的基础
 ★1860年在伦敦圣多马医院开办第一所近代护理学院
  被公认为是护理和预防医学的专家
 ★1912.国际护士学会将她的生日5.12订为国际护士节
 

  环境理论

  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互相联系的部分;环境因素影响机体的生活,发展,影响对疾病和死亡的预防,抑制或促成;良好的环境应包括清洁的空气和水,噪音的控制,污水的排放,适合的温度和多种多样的活动等;护理是将病人安置于有利于机体生长发展的最佳条件中的过程,其目的是保持机体的生命力和保证患病机体修复过程.

  3、世界各国现代护理学

  ⑴护理教育的发展 证书教育(diploma program)医院办护校 始于1873年 1920—1930年发展鼎盛 高中毕业学制3-1年,培养了许多优秀护士.40年代转向专科学院或综合性大学建立护理系.目前为1年.

 准学士项目(associate degree program)
 美国开始于50年代,高中毕业学制2年,以学习护理操作技术为重点.继续学习可获得学位.
 学士项目(baccalaureate program)
 开始于1919年,明尼苏达大学创办 重点学习护理科学,人际沟通,决策过程,领导艺术
 硕士项目(master program)
 1932年,美国天主教大学开始美,强调为临床各专科培养专家国
 博士项目(doctoral program)
 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开设护理教师的博士项目
 

  ⑵护理实践的发展

  19世纪------在医院中为病人提供照顾

  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护理实践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护理专业分科越来越细

  20世纪60年代护理程序形成和应用,使护理实践更具有系统性和目标性,护理病人的活动不再只是按照护理操作规程完成任务,而是根据个人,家庭,群体的特殊需要提供不同的护理措施,使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护士专业角色扩展,护理服务对象和范围越来越广泛.

  护理理论的发展

  南丁格尔被视为最早的护理理论家

  20世纪60年代形成护理理论和模式

  3、护理研究的发展 护理教育的发展,具有科研能力的护理工作者不断增加. 

  1955年,美国护士基金会成立支持护理研究

  1985年,美国的全国健康研究院设立了全国护理研究院

  护理团体和刊物的发展

  1896年,美加护士会成立,1911年改为美国护士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简称ANA)

  1899年成立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简称ICN)

  1900 年,〈美国护理杂志〉创刊;1952年,〈护理研究杂志〉创刊.各国各专科护理杂志不断发行.

影响因素

  护理专业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文化,科学的进步息息相关,并身受社会变迁的影响.

  影响护理专业发展的因素

护士队伍自身的因素

  妇女自身解放,地位的提高对护理专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大量先进科技和仪器的使用,提高了诊断,治疗和护理技术;计算机及网络的应用帮助护士查阅资料,统计分析,沟通信息,及远程教育.不利一面:费用增加,通过仪器检测病人使与病人的接触减少.

人口结构的改变

  人口老龄化是严重困扰人们的现代社会问题.

  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为老龄化国家.慢病增加,所需护理增加

不同人群健康需求的变化

  疾病谱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增多.生活工作方式,心理状态,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医疗卫生服务方式与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新的传染病威胁人类如爱滋病,SARS.

  妇女儿童的健康需要: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约为61.9/10万,发达国家已低于10/10万;在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良,各种感染,缺碘等疾病正威胁着儿童的健康.

  健康观念的转变: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

消费者运动与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影响

  健康保健服务也被示为一种市场,作为消费者病人有更大的主动性,有权利选择和监督服务机构.

  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影响到医药卫生行业.

医学模式的转变

  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服务对象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整体的人

  疾病和健康受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

  护士更注重服务对象的整体性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措施

发展趋势

护理实践的发展

  社区护理:下世纪护士将从医院走向各级初级医疗保健场所.

  健康教育: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

  各专科护理 :面对和管理更加复杂和危重的病人.

护理教育的发展

  教育层次:扩大高等护理教育规模,提高护理教育层次和增加护理教育的多样性形式.

  课程设置: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开业护士的培养

  护理管理的发展: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护理研究的发展:出于广泛深入开展的阶段,我国护理人员的科研素质和意识有待提高.

  戀¤理理论的发展:应用护理理论,检验和发展护理理论

 护理基本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护理(nursing):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哺育小儿,后来扩展为养育,保育,避免伤害,看护老人,病人或虚弱者.

  护士(nurse): 即指喂养,支持和保护病人,受伤着和老人的人.

  不同护理理论家和护理组织团体对护理所下定义也不尽相同.

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

  (1860年---20世纪50年代)

  健康-----无病

  疾病原因-----细菌或外伤引起的损伤和功能异常

  护理--------协助医生诊疗,消除身体的疾患,恢复正常的功能

  护士---------医生的助手

  护理方法---执行医嘱,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

  护理教育—文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不突出护理内容

  南丁革尔的定义——通过改变环境,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待其自然康复.

   特点:
 

  医护分工合作

  形成规范的常规和技术

  忽视人的整体性

  护理研究领域局限,束缚了发展

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科技发展迅速,疾病与健康的概念发生变化,人们开使重视心理和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健康:1948年WHO提出: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或缺陷,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适应状态.

  护理:1955年美国的莉迪亚.海尔(L.Hall)提出责任制护理的概念;护理学家提出了以系统论为基础的护理程序,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护理是一种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包括照顾病人的一切,增进其智力,精神,身体的健康"

  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G.L.Engel)提出"生物---生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

  护理教育---充实人文科学知识

  特点:

  医护关系—合作伙伴

  护患关系----病人参与全面了解病人整体情况

  护理方式----护理是以患病的人为中心,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整体护理

  管理概念---从强调整齐划一发展到制度措施从病人出发

  工作地点---在医院内,局限于健康恢复方面

  1943年,奥立维尔(Sister Olivia)认为:护理是一种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包括照顾病人的一切,增进其智力,精神,身体的健康.

  1957年,克瑞特(Francis Reiter Kreuter)提出:护理是对病人加以保护,教导以满足病人不能自我照顾的基本需要,使病人得到舒适.

  60年代,约翰森(Dorothy Johnson)认为护理是:某些人在某种应激或压力下,不能达到自己的需要,护士给他提供技术需求,解除其应激,以恢复原有的内在平衡.

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今)

  护理专业---从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转为较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

  1978年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指导方向.

  护理概念

  1966年,韩德森( Virginia henderson)提出:护理是帮助健康人或病人进行保持健康或恢复健康(或在临死前得到按;宁)的活动,直到病人或健康人能独立照顾自己.

  1970年,罗杰斯(Rogers)提出"护理是协助人们达到其最佳的健康潜能状态,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人,只要有人的场所就有护理服务"

  1973年,国际护士学会(ICN)提出"护理是帮助健康的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或平静地死去)

  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ANA)提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特点:

  1, 不再是从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

  2,护理方法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护理程序, 护士要具有"诊断" 和"处 理"的能力.

  3,护理是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

  4, 护理任务已超出了原有的对病人的护理,服务范围扩展到 从健康到疾病的全过程的护理;护理对象从个体到群体;场地从医院到家庭,社区

  5, 现代护理学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科学,艺术和人道主义的结合.

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人,环境,健康,护理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1、人

  人是一个整体 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统一体(任何一部分不适或失调都会影响到其它部分以至整体);人与环境密不可分;人有群体属性,有独特的家庭和社会文化背景,有不同的习惯,信仰,价值观;人有独特的情绪和情感

  人是开放系统 人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其基本目标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人与环境互相影响.

  人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层次的基本需要

  人有自理能力并对自己的健康负有责任 恢复,维持和促进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人应积极参与维护健康的过程.

2、环境

  内环境:指人的生理,以及思维,思想,心理和社会等方面.

  外环境

  自然环境:生物,化学,物理等

  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劳动条件,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社会安全,宗教文化,健康保健条件等

  人与环境是紧密联系的环境影响人的健康

  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健康,人可以创造和改变环境.

  人体应与环境协调统一

  人需不断调整机体的内环境,包括生理,心理调节,使之适应外环境的变化

  环境可以被适应也可以被改造

3、健康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或缺陷,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适应状态.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变化的过程,没有绝对分界线.

  护理工作范围包括健康的全过程,即从维护最佳的健康状态到帮助濒临死亡的人平静,安宁,有尊严地死去.

  健康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

  健康是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的稳定,协调,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平衡,和谐,适应良好.

  个人的健康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

4、护理

  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整体的人,护理是为人的健康提供服务的过程,护理程序是护理的基本方法.护理活动是科学,艺术人道主义的结合.护理学是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独立的应用性学科.

  护理学是研究如何帮助人,如何为人的健康服务的科学.帮助康复,帮助濒死的人平静安静的死去.护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

 

上一篇: 护士条例
下一篇: 药学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教学培训  |  教育活动  |  心理咨询  |  危机预防与干预  |  心灵成长  |  科研动态  |  下载专区

学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水海子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电话:0871-68625588 68625589(传真)

移动微信
学院微站
Copyright©2010-2012版权所有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滇ICP备12006809号-1 云教ICP备1206019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938号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