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党的二十大报告,“国家安全”是高频关键词,它是国家发展的“稳定器”,更是人民幸福的“防护网”。暑假期间,我们聚焦国家安全教育,一起筑牢校园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双重防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行为看似不起眼,却可能触犯法律、危害国家安全或破坏社会秩序。今天,我们就来明确那些需要时刻警惕的“红线”,共同做守法公民,守护我们的家园。
一、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护国家发展。从能源安全保障经济引擎轰鸣,到网络安全守护数字时代脉搏,国家安全为科技突破、经济腾飞筑牢“防护盾”,让中国在国际舞台稳步前行。
守人民幸福。当我们安心享受校园生活、漫步城市街巷,是国土安全、社会安全在默默托举,护佑每一份平凡的美好。
二、识别风险,筑牢屏障
(一)军事信息,严禁泄露!
部队训练场景、武器装备细节、军事基地布局…… 这些都属于军事机密范畴,关系到国家的国防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要拍摄、转发相关的视频和图片。
(二)国家机密,绝不容忍传播!
国家机密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多个领域,这些信息的泄露可能给国家利益带来重大损失。对于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与言论,坚决不评论、不转载。
(三)非法活动,坚决远离!
非法聚会或活动往往带有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参与其中不仅可能面临法律制裁,还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面对各类非法聚会或活动的邀约,要果断拒绝,不参与、不围观。
(四)入境物品,严守规定!
境外的动植物标本可能携带外来病虫害,一旦入境,可能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威胁本土物种的生存。千万不要携带、购买境外动植物标本等入境。
三、青春担当,共护国安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更是青春的使命担当!
(一)参加爱国教育,学懂国安知识
从红色观影回溯历史,在主题讲座中领悟初心,深读国家安全的意义,让爱国情怀融入血脉,让国安意识扎根心底。
(二)主动守护防线,传播正向能量
用理性发声击碎谣言,用青春视角讲好中国故事,让“国家安全”从校园课堂,走进日常生活,成为更多人的行为自觉。
国家安全,始于点滴,成于众志。我们应当做到警惕网络上的不实言论,自觉维护网络安全环境,理性对待境外交流。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正是构筑国家安全防线的基石。国家安全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命题,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举手投足间,当每一个“我”都成为守护安全的力量,那么,就能汇聚成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共同守护国家的繁荣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