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具有校本特色、服务产业发展的教材体系,2025年6月17日,学校在新校区护理学院110会议室召开第二轮校本教材编写立项评审会。主管教学副校长潘琼教授、各二级教学部门负责人、教材编写申报团队负责人、评审专家参加会议,共同遴选培育新一轮契合岗位需求、彰显职教特色的优质校本教材项目。会议由科研与信息中心李彦升处长主持。
会议伊始,潘琼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校本教材建设是落实“职教20条”要求、推进“三教”改革、打造“金教材”的关键举措。并强调,第二轮教材立项需紧扣“三个聚焦”: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纳入教材内容;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强化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与专业技能的深度融合;聚焦教学模式创新,探索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型教材形态。要求评审工作坚持“优中选精”,遴选出真正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教材项目。
随后,7门新申报的校本教材编写团队负责人紧紧围绕教材编写思路、教材编写大纲、资源配套及预期成果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重点展示了教材编写的特色亮点。
评审环节,评审组专家从教材定位、内容科学性、职业特色、创新价值等维度进行质询评审。专家们既肯定了申报项目在产教对接、思政元素融入方面的积极探索,也针对部分教材存在的创新点不足、编写基础薄弱、行业调研不充分、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经评审组独立打分,最终4门教材通过立项评审,3门教材修改后通过立项评审。
会议最后,学校潘琼副校长总结发言。她表示,此次评审会既是教材建设的“选拔赛”,更是团队成长的“训练营”,要求各教材编写申报团队要以评审意见为指引,深入企业调研、完善教材框架,确保立项教材“编写即精品”。
此次校本教材编写立项评审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学校校本教材建设进入“梯队培育、持续迭代”的新阶段。下一步,学校将建立“立项-建设-验收”全周期管理机制,通过企业专家结对指导、编写经费动态调整等举措,打造一轮体现高职教育类型特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标杆教材,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图/文:科研与信息中心
初审:李彦升
复审:潘琼
终审:杨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