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拖延症
时间:2025-06-19    查看次数:     
T 浏览字号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心理微课堂,我是心理咨询中心的代老师,今天我们要讲的微课主题是“如何应对拖延症”。在开始之前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什么是拖延症?你有没有拖延症呢?。

很多同学都会说,我有拖延症,但是不太清楚关于拖延症的定义是什么。那我们今天先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所以同学们,拖延症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危害很大。


那我们为什么会拖延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小明后天就要考试了,但是还一点也没有复习,内心很着急,他决定今天明天用来复习,但是一拿到手机,心里面就想:“先玩一会吧”。结果这一玩就玩到了第二天。这样的案例,同学们应该有很强的熟悉感,是不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呢?我们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拖延症产生的原因,其实有两大因素

一、环境因素:

拖延者的拖延行为与完成任务所受的时间压力和来自外界的娱乐方面的诱惑有关。拖延者往往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从而导致了拖延行为。


二、个体差异

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强的人更容易拖延:从心理层面分析,部分人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容易产生逃避心理,不断地推迟完成任务。


那么同学们,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拖延症呢?这里给大家提三点建议。

1.改变认知,运用积极暗示、增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

2.可以通过适当休息,转移注意力,适当地放松娱乐等来转换心情,获得暂时的积极情绪,不能逃避现实,忽视长远利益和问题的根本解决。

3.发挥群体的作用,比如复习的时候去图书馆,在图书馆的氛围下,咱们自然就会减少拖延症状。群体氛围可以为成员提供一种特殊的情境。


好的同学们,今天的微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下次再见。

 

上一篇: 揭秘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与成长启示
下一篇: 荣格理论与MBTI的“血缘关系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教学培训  |  教育活动  |  心理咨询  |  危机预防与干预  |  心灵成长  |  科研动态  |  下载专区

学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水海子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电话:0871-68625588 68625589(传真)

移动微信
学院微站
Copyright©2010-2012版权所有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滇ICP备12006809号-1 云教ICP备1206019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938号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