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质量,2024年9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了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第二次集体备课会。王会琼校长、潘琼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备课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晏涛主持。
此次备课会,由王嫣老师和张洪老师两位老师对第五讲“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专题中的“神州脉动:能源革命浪潮起、挑战加剧:转型面临加速度、破局之路:大力发展新能源”等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思路的展示,同时对重难点与内容逻辑进行解析与梳理,两位老师的备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课件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让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随后,徐洪举、郭秋瑾等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备课和教学实际,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以及学生学情等多方面情况,各自分享了各自在备课中的思路与经验。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展示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为与会教师呈现了丰富多彩、富有深度的课堂内容。
随后,王会琼校长总结强调在2024年的形势背景下,端牢能源的饭碗是一场任重而道远的攻坚战。我们需紧跟时代步伐,以创新、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实现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紧接着,潘琼副校长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集体备课制度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集体备课不能流于形式,要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确保每一次集体备课都有充分的准备和高效的产出。在备课过程中,主备人要深度钻研教材,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同时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思政课的“活”与“深”上下足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努力打造“有趣、有得、有助”“有笑声、有掌声、有回声”的“三有”“三声”好课堂。
此次集体备课会内容丰富,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搭建起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为提升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提高教师备课效果和教学水平,持续发挥好“形势与政策”课程育人作用。
图:华艾菲
文:沙涛
初审:王雄
复审:孙克松
终审:杨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