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第二次集体备课会
时间:2024-09-30    查看次数:     
T 浏览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质量,2024年9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了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第二次集体备课会。王会琼校长、潘琼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备课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晏涛主持。

  此次备课会,由王嫣老师和张洪老师两位老师对第五讲“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专题中的“神州脉动:能源革命浪潮起、挑战加剧:转型面临加速度、破局之路:大力发展新能源”等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思路的展示,同时对重难点与内容逻辑进行解析与梳理,两位老师的备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课件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让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随后,徐洪举、郭秋瑾等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备课和教学实际,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以及学生学情等多方面情况,各自分享了各自在备课中的思路与经验。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展示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为与会教师呈现了丰富多彩、富有深度的课堂内容。

  随后,王会琼校长总结强调在2024年的形势背景下,端牢能源的饭碗是一场任重而道远的攻坚战。我们需紧跟时代步伐,以创新、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实现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紧接着,潘琼副校长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集体备课制度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集体备课不能流于形式,要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确保每一次集体备课都有充分的准备和高效的产出。在备课过程中,主备人要深度钻研教材,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同时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思政课的“活”与“深”上下足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努力打造“有趣、有得、有助”“有笑声、有掌声、有回声”的“三有”“三声”好课堂。

  此次集体备课会内容丰富,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搭建起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为提升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提高教师备课效果和教学水平,持续发挥好“形势与政策”课程育人作用。



图:华艾菲

文:沙涛

初审:王雄

复审:孙克松

终审:杨正光

上一篇: 倾听心声共谋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
下一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问道大讲堂第一讲活动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教学培训  |  教育活动  |  心理咨询  |  危机预防与干预  |  心灵成长  |  科研动态  |  下载专区

学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水海子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电话:0871-68625588 68625589(传真)

移动微信
学院微站
Copyright©2010-2012版权所有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滇ICP备12006809号-1 云教ICP备1206019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938号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