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全球的共同挑战。它向我们警示了:了解灾害类型、认识其破坏力、掌握自救技能,是每个人必备的生存能力。对此,今天的安全教育将围绕防范自然危害,从科学防御视角出发,为每一位大学生提供可操作性指南。
01 常见的自然灾害
2007年6月12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主要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干旱和病虫害,这些灾害在我国东部尤为常见。洪水肆虐于我国南方,而北方则饱受干旱之苦。沿海地区频遭台风侵袭,我国中西部则是地震的高发区。
灾害来袭安全出行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洪灾
洪灾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
地震
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造成人畜伤亡、房屋建筑损坏和财产损失的灾害。
台风
台风是指在西北太平洋广阔的低纬度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每年我国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02 自然灾害的危害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亦是与自然灾害进行不懈斗争的过程。回顾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时刻——家园遭受破坏、城市被洪水吞没、无数生灵遭受灾难……我们才会深刻认识到: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即使最为坚固的人类文明成果也可能在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Earthquake—地震
“中国台湾地区花莲县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最大烈度Ⅷ度。截至2025年3月25日,地震已造成17人死亡、291人受伤,超1.2万人紧急疏散;台湾当局统计显示,全岛1.5万栋建筑受损,花莲火车站站体坍塌;直接经济损失超200亿新台币。
Landslides—山体滑坡
“四川筠连县沐爱镇高位山体滑坡”方量超10万立方米,形成1.2公里碎屑堆积带。截至2025年2月9日,灾害已造成29人失联,10户民房被掩埋;地质部门勘测显示,170万立方米滑坡体持续移动,救援被迫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超1亿元。
Flood—洪水
“贵州榕江县30年一遇洪水”单日降雨量达462.2毫米,都柳江洪峰流量11650立方米/秒。截至2025年6月24日,洪水已造成全县近5万人紧急转移,61.4亩农作物绝收;应急管理部统计,291处道路塌方、29条电路损毁,最大商场淹至四楼;直接经济损失约1900万元。
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01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恐慌。
02可能造成某些疾病的爆发。
03引起治安问题,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
04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威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5对当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这些并非遥远的故事,而是近在眼前的伤痕。它们用血与泪告诉我们:灾害从不预告,却能在一夜之间改写无数人生。
03 自然灾害下的自救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难以预测,但在其降临之前,我们可以通过掌握科学的防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来保护自己。如今,一些智能手机应用(例如微信和支付宝)已经集成了地震预警功能,这项创新的功能能在地震波到达前几秒至几十秒发出警报,为我们争取到至关重要的逃生时间。
在灾难突袭之际,专业的救援队伍或许不能及时赶到。因此,在黄金救援时刻——灾害发生的30分钟内,我们的自救行为将至关重要。以下几点求生法则需铭记于心:
Q台风来了怎么办?
A第一步:关好门窗,收好衣服。台风往往会伴随着降雨,若不关门窗,风会把雨吹进房间,淋湿房间里的电器,生活用品等。
第二步:拿下窗台的花盆。大风会把窗台的花盆吹落,砸伤路人。
第三步:减少出门。台风来时尽量不要出门,应提前购买生活物资。
第四步:注意防洪。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极易导致低洼处积水甚至洪涝灾害。当地居民需要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作好撤离准备。
Q地面开始晃动怎么办?
A1、放下、盖好、抓住:尽量避免移动。
2、避开窗户:未知的飞行物体可能会打破玻璃,给人体造成伤害。
3、待在原地:如果你在室内,不要移动到室外一一建筑物外表的脱落会砸伤行人。如果你在开车,就近把车停在远离树木、建筑物、立交桥或电线的地方。
4、不要乘坐电梯:待在原地,然后在安全的时候从楼梯下行。
Q遇到泥石流该怎么办?
A1、观察到河内正常流水突然断流,听到传来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声,可以确定上流已形成山洪泥石流。
2、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峭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3、不要顺沟的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爬,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Q遇到洪水怎么办?
A1、遇到洪水时要保持冷静,在自救的同时等待政府救援。
2、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脱落,迅速避开,以免触电或因“跨步电压”而触电伤亡。
3、洪水过后,做好各种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
暑期期间,暴雨、雷电及高温等自然灾害频发。为确保安全,除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外,还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在城市活动中,应警惕暴雨引发的内涝,避免靠近可能倒塌的物体;在山区旅行前,应通过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服务查询预警信息;沿海地区的居民需注意防范台风,在风力超过十级时,禁止使用电梯,并远离玻璃窗;面对高温天气,应注意防止中暑,建议随身携带含盐饮料。
面对自然灾害的潜在威胁,我们需保持高度警惕。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自救方法,就能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确保自身安全。